Q&A

學習歷程檔案常見問答集

  1. 學習歷程中央資料庫的檔案是學生在高中階段依據課綱開設部定及校訂科目逐年累積的各種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可減輕短時間製作備審資料的負擔。
  2. 現行甄選入學第2階段指定項目的「備審資料」內容與學習歷程檔案項目相似,透過在學階段逐年累績學習成果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中央資料庫,高三時再擇精華匯出,取代現行掃描上傳PDF檔作業,可減輕升學時短時間要完成備審資料的壓力。

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是希望高中職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定期記錄、整理自己的學習表現。同時在整理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興趣取向,這對未來生涯規劃都很有幫助,並非只是為了升學。

自111學年度起,當學生在高三選擇以申請入學管道升學大學、或以甄選入學管道升學四技二專時,第二階段甄試需要提供給各校系科組的「備審資料」,就可以從勾選學習歷程檔案的資料產出,減輕高三生在整理備審資料的負擔。

學生可透過學習歷程檔案的累積,把課堂上學習成果或參與校外活動的經驗整理起來,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成長軌跡。

  1. 在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技優甄審及四技申請入學的第二階段甄試時,學校在選才時會參考學生所準備的「備審資料」,藉此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學習動機及特質。
  2. 由於「學習歷程檔案」是學生在高中階段逐步累積的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的總和,因此,從111學年度起,學生可以從學習歷程檔案勾選出想要呈現的內容,直接作為「備審資料」提交給各校系。
  3. 對於技專端而言,這些資料是客觀且有效的訊息,能夠幫助他們更進一步了解學生,並找到最適合進入個別科系的人才。

學校

  • 瞭解學習歷程檔案的運作機制。
  • 規劃學習歷程檔案各項工作期程,確實掌握進度,按時提交。
  • 管理學習歷程學校平臺之運作。
  • 詳實登錄學生各項學習紀錄,適時檢核學生資料上傳之情形。

教師

  • 幫助學生瞭解學習歷程檔案用途及學校平臺之相關操作。
  • 鼓勵學生參與學校各項學習活動,積極探索出自己的興趣,逐步累積自己的學習經歷。
  • 課程諮詢教師:登錄課程諮詢紀錄;任課教師:認證學生上傳之課程學習成果。
  • 提醒學生配合學校規劃之時程,上傳自己的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至學校平臺。
  • 配合學校課程,妥善規劃學生學習評量方式及內容,引導學生完成課程學習成果及認證。

學生與家長

  • 瞭解學習歷程檔案的重要性。
  • 學會學習歷程學校平臺之相關操作。
  • 參與校內各項學習活動,積極探索出自己的興趣,逐步累積自己的學習經歷。
  • 透過孩子的課程學習成果,瞭解孩子在學校課程的學習情況。
  • 鼓勵孩子多元展能,積極參與各項學習活動,發現自己的興趣。
  1. 考量偏遠地區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人數較少,同時鼓勵教師開設選修課程,偏遠地區高級中等學校選修課程學生人數若未達成班規定,亦可開班,已可申請新增鐘點費之補助。
  2. 至於偏遠地區學校規模較小、教師員額較少,學校在開課時除校內師資人力外,尚可邀請鄰近大專校院、友校師資、業師、具專長師資或跨校共聘,充實開課師資人力,學校亦可視各方面條件安排學生跨校選修課程。教育部國教署亦刻正規劃線上選修課程方式,以協助學校克服時空問題。
  3. 教育部國教署為協助偏遠地區高級中等學校充實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促進各地區教育均衡發展,於108年8月21日以臺教國署高字第 1080092345B 號令訂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偏遠地區高級中等學校充實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要點」。偏遠學校若需提供相關資源或辦理相關活動以協助學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可向教育部國教署申請補助,每校每年至多補助50萬元。
  4. 有關教育部國教署就教育部核定之非山非市學校,經專案審認其教育資源情形,確有經費需求者,得準用上開要點規定,教育部國教署將從寬、從優補助,俾據以額外挹注資源,協助偏遠地區高級中等學校建置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5. 另外,國教署長期推動的高中職優質化、均質化計畫,亦有補助學校外聘師資鐘點費、跨校學習夥伴社群運作經費、教師增能等,加強高級中等學校之間、高級中等學校與大專校院間的垂直連結,達成師資、課程、設備等教育資源的共享。
  1. 教育部推動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強調學校應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給予學生上傳檔案的彈性。學生如未上傳學習歷程檔案,或學生因故無法使用、或選擇不運用學習歷程檔案,仍可採現行 PDF 檔案制度上傳備審資料,並不影響其報考大學的權益。從另一方面說,教育部也須維護學生可使用學習歷程檔案此一服務工具之權利,讓同學可藉此提升備審資料品質,以有利於有效展現個人的學習軌跡、成長潛力、探索熱情、學習態度。
  2. 教育部重視每位家長的聲音,後續將持續精進改善學習歷程檔案機制,讓學生上傳更自主、時間更充裕、系統更穩定,也將持續邀請家長夥伴們共同對話,了解家長的需求與疑問;期望透過易於理解的說明內容,讓家長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意涵,及如何提供孩子更適切的支持;同時,也會善用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等多元方式,進行友善、正向的溝通,以更即時回應及解決家長的疑慮。

不會的!高中學習歷程看重的是學生在校內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重點在於忠實呈現學習成長的歷程,讓學生展現自己的學習特色及優點,無法假手他人或由補習班代做。

學生只要如實完成課堂指派作業,經過任課教師的認證後,就可以上傳作為課程的學習成果。

而校內的課外活動參與,包含擔任幹部,或在彈性學習時間、團體活動時間的多元表現,這些都是大學端所重視的學習歷程,而且透過平常的累積就能做到。

大學教授在綜合檢視學生所提交的學習歷程檔案後,也會在面試時進一步與學生對答,實際瞭解與確認學生的學習經驗,並確保公平性。

  1. 學習歷程檔案只是學生準備升學備審資料的便利工具,並未改變既有考招制度的書審面試階段。
  2. 學生二年級時生涯仍未定向,升上三年級才又改選另一班群課程;或是學生因故(例如在108學年度108課綱實施前就已經入學、從國外高中返臺升學、升學進路尚未定向等)無法或選擇不運用學習歷程檔案,仍可採現行備審資料方式以PDF檔案上傳招生平臺,不影響升學權益。

一個人的興趣和定向本來就會改變,不必擔心教授們會因為學生在高中三年內突然改變興趣,便決定不錄取這樣的學生。

之前的學習歷程是尋找自我興趣及生涯定向的重要過程,一樣會被列入參考。

在備審資料中,用文字敘述原由與轉換志向的考量,可以協助教授瞭解學生的實際想法。

技專端參考學生多元選修學習情形時,沒有強制規定要修某個多元選修,才能申請某校系,他們更關注孩子的動機、特質、潛力是什麼,是否適合就讀該科系。

參考學習歷程檔案的重點,在於進一步了解學生在這些課外參與中的收穫與學習,並能在學習歷程檔案裡完整表達紀錄,這和一個學生在多元表現經驗的多或少沒有關係。而且大學審查書面資料會採用綜合評量,不必每一項都要有資料。

在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系統的採計限制規定:高中職的孩子每學年可以上傳的「多元表現」至多10件,累積至高三畢業前皆有足夠的數量,作為大學申請入學、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的參考,所以不要求競賽、課外活動的參與經驗要多,而是能在參與過程中真正有收穫,並整理出自己的心得。

技專端在審查備審資料和面試時,是綜合評價來印證學生的備審資料及表現,不是依照資料多寡或內容來逐項計分比高下,而且也會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解決問題、學習熱忱、邏輯推理、溝通表達、團隊合作、批判思考等一般能力,不會只有學科或專業領域的知識。對技專來說,1件好的作品或學習檔案大於10件沒有關聯的文件。

依據國教署公告「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成果建議處理原則」第4條:「專題實作之課程學習成果如為學生分組合作之作品,建議在封面以分工表來呈現每位學生對於該作品之貢獻度。」因此專題成果會有「分工表」呈現出每位學生的貢獻度,系科可以此做為評分依據。

學生如未上傳學習歷程檔案,或學生因故無法使用,或選擇不運用學習歷程檔案,仍可採自行製作PDF檔案上傳備審資料,並不影響其報考技專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