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

科大教授怎麼看備審

文藻外語大學 外語教學系
藍美華 教務長

在探索及規劃自己的未來時,沒有對錯、沒有哪個比較好、不需要跟別人比較,只有「哪個選擇最適合自己」才是更重要的。

請問教授,您所在的文藻外語大學外語教學系,希望招收到什麼類型、特質的學生呢?

文藻外語大學是台灣唯一的外語大學,培育跨領域及跨文化的國際專業外語人才。外語教學系建基於文藻優異的外語教育成果,以培訓外語教學、外語課程設計/教材創研,以及多媒體教材設計與應用之人才為目標,因此我們希望招收對語言及多媒體應用有興趣,個性活潑、喜歡或擅於與人溝通互動、樂於表達、有創意,喜歡動手做教具/遊戲的學生。

因為專業的需要,外語教學系特別重視學生的簡報及口語表達能力,在專業課程都會提供同學很多實作及上台演示的機會,也透過許多寒暑假的校內外營隊、校內外/海外專業實習,提供同學設計研發教材教具、實際教學、籌畫帶領活動/營隊的機會,強化同學的專業及活動籌畫執行能力,以及溝通合作與問題解決的專業軟實力。

請問您會如何看待學生的「課程學習成果」?學生擔心呈現 「課程學習成果」不完美之處,怎麼辦呢?

學習歷程的目的就是希望看到學生在高中/職的課程學習及進步的過程,但部分學生在高一、高二可能因為不確定未來想就讀的科系、不夠清楚對學習歷程資料及準備方式,或因為課程屬性或時間限制,擔心上傳的可能資料不盡理想,其實,有些課程學習成果可能不盡完美或完整,實屬正常,大學教授也都能理解,因此我們會更關注學生在課程反思中嘗試告訴我們他們在課程中做了什麼,學到或發現了什麼,自己做得很好的是什麼,未來是否還想要多學或多做什麼等資訊,藉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及成長。

高二、高三的學生可能已經比較定向,建議同學每學期在上傳課程學習成果之前,可以先挑選1-2門自己特別喜歡、可以展現較多自己興趣或擅長的能力、個人特質、或能展現較完整歷程及成果、與自己未來想發展的專業/領域較有相關的課程學習成果,多花一點時間彙整編排這些課程學習歷程與成果,以呈現更完整或更能展現自身能力、特質、興趣的課程學習成果及學習歷程。

大學教授更希望能在短短的課程心得/反思中知道:

  • 你在這堂課具體學到了什麼?
  • 在這門課的學習過程中,你是否有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的?
  • 這份課程成果是你獨力完成或是小組合作完成? 你在小組合作中貢獻了什麼?學到什麼? 或做了什麼改變?
  • 這門課你最引以為傲的成果或表現是什麼?
  • 有沒有哪個部分你想再進一步多學習的或改進的?

大學教授藉由這些心得反思,更加清楚學生的興趣及能力,評估其是否適合所申請的大學校系。

若是對語言及語言專業應用學系有興趣的學生,建議善用圖片、簡要文字說明與呈現課程學習內容與成果;建議選擇能展現中/英文語言表達能力、專業知識、批判思考、問題解決等報告或成果為主。若為團隊作業/作品,建議可說明作業/作品主題、個人負責課題,以及從團隊合作中學到什麼經驗或學習與成長。許多課程也會進行口頭報告、或以錄音錄影的方式呈現成果,若想在學習歷程檔案中提供這類口語表現或語言表達的學習成果,可提供影音資料檔案的連結或提供口頭報告的PPT,但為了避免連結失效的情況發生,以致於大學教授完全沒有資料可以更了解你的學習歷程及成果,建議同學要事先確認外部連結沒有問題,更建議不要僅提供檔案或影音連結,可在連結或簡報的前面或旁邊提供簡要的課程學習內容及成果說明。

請問您希望透過學生的「多元表現」看到學生什麼樣的特質或能力?若學生與家長會擔心內容不夠豐富,您有什麼建議呢?

多元表現就是希望讓大學教授知道除了學科的學習、學測/統測成績以外,學生其他方面的興趣、能力及投注許多時間的活動或表現,藉以了解學生更多的潛能與特質。學生與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多元表現提交的佐證資料不夠多,或是擔心是否缺一項就不能進到心目中的理想校系,更不需要為了集點式的收集多元表現資料而疲於奔命或花費過多時間或金錢,反而錯失了發展多元興趣與能力,以及享受學習與活動樂趣的機會。

「樂於服務」是文藻重要教育精神之一,因此,我們的語言及專業語言應用學系,特別是外語教學系,非常鼓勵同學參與各項的服務與活動,藉以陶冶樂於助人、關懷他人與社會的態度,並探索及發展自身多元的興趣與能力。我們也期待未來的文藻人在高中/職時期就能把握機會參與班級或校內外社團的活動或服務,從服務身邊的人或擔任幹部開始,培養正向的服務態度、領導力、團隊合作及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同學在高中職階段參與的各項服務、活動紀錄均能豐富同學的「多元表現」。

我們也希望同學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領域都能有充足的空間發展,也能發光發熱,因此,我們也非常珍惜同學能有語言或其他的才能/才藝,在高中/職時期,可藉由社團/活動精進自己的才能,也可藉由參與校內外競賽或證照檢定來展現及肯定自己的語言或其他才能/才藝,更可提交各方面的特殊經驗或表現,讓我們有機會更認識在不同面向優秀的你。無論參與服務或活動的多寡,獲獎或取得語言/專業證照與否,同學都能擇優提交相關佐證資料,也可藉由簡要的「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幫助大學教授更了解你的興趣或特長、參與各項服務/活動、競賽及檢定的動機、過程中的獲得,以及這些經驗可能對你未來的影響等。

若是因為許多不可抗力的因素而無法參與各項服務、活動或競賽檢定,也不需要過度焦慮擔心,學校的自主學習/彈性學習時間也提供同學在校內探索自己多元興趣及培養能規劃自己學習能力的機會,同學也可以提交自主學習/彈性學習時間或非修課紀錄等成果與反思,讓我們更了解你希望精進的或有興趣的學習主題與內容,以及你在歷程中培養的對自己負責、時間管理、蒐集/彙整/解析資料,以及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歷程都能協助同學預備大學各領域學習的重要能力,也是大學選才看重的能力。

學習歷程檔案新增「學習反思」的設計,您會期待從學生的「學習歷程自述」中的「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看到什麼呢?對於志向轉換、或比較晚才決定方向的學生,您有什麼建議嗎?

學習歷程檔案「學習反思」的設計及學習歷程自述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協助大學教授在備審資料審查時,除了佐證資料外,可以更了解學生個人的特質、興趣、經驗及對未來的想像與規畫。同學不要太擔心是否要用華麗完美的詞藻來撰寫學習歷程自述,我會建議同學用自己的話誠懇地寫出自己的專長及興趣、對人生意義的追求,以及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規劃,讓教授快速且清楚的了解為何你適合該校系,讓教授很快就確定「你是我們要的人」!

撰寫學習歷程自述(自傳/讀書計畫)前,建議同學盤點自己的興趣、經驗及能力,查詢申請校系網站並蒐集校系特色、課程及專業生職涯規劃等資訊,選擇有關連性的,能凸顯自己的興趣、能力與未來生涯發展與該系契合的內容撰寫。

讀書計畫不需要長篇大論或華麗詞藻,將自己的想法說明清楚即可,建議可思考進入所申請的學系將如何應用該系資源拓展自己的學習經驗及預備自己的未來,巧妙點出你有作功課,清楚該系的特色、課程及資源,並展現你要進入該系及相關專業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強烈動機與企圖心。

針對較晚決定或改變志向的同學,我會建議在「學習歷程自述」中具體說明讓自己決定或改變志向的原因(可能是一門課、一位老師/朋友/長輩、一個活動的影響等),以及自己如何規劃運用所申請校系的資源,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能與實務經驗,讓自己能成就未來的夢想與規劃。以下是一個供參考的範例:

 

  • 高一、高二尚未確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因此課程中可能未修習語言/專業相關課程,但因英/語文(專業)課程或活動經驗,激發自己對於語言學習的興趣,因而決定報考語言/語言專業應用學系,繼續在大學裡精進自己的語言溝通及專業能力;而且,2030台灣即將成為雙語國家,語言更加重要;雖然在高中職期間自己的語言學習經驗及表現可能不是頂尖,但於文藻的網頁中得知學校提供大一到大三所有科系的學生分級教學的英語課程,校園內也有很好的國際化學習環境及英、外語診斷輔導中心的學習輔助,相信我的語言能力一定可以提升;而且我知道文藻○○○○系外籍學生佔1/3,在校園就能有很多使用英文/外語的機會,也有很多海外交換或實習的機會,非常希望我能順利進到○○○○系,實現未來想到國外移動或工作的夢想。

您會期待學生如何從備審資料中反映學習動機?鼓勵學生抱持什麼心態來進行和準備、與面對過程的諸多不安呢?

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因為外在動機(追求更好成績、工作、薪資、升遷、生活或他人的肯定等),或內在動機(興趣、成就感、自我實現等)而選擇學習不同的東西,或投注時間、精力在一項事物/活動上,在撰寫備審資料的學習歷程自述前,可以先思考一下有沒有什麼「外在的因素」(產業/社會趨勢;家人期待;未來職業選擇/發展等)驅使你選擇申請某個校系;可以思考有沒有什麼「內在的因素」(興趣、自己擅長的/才能、夢想等)影響你選擇某個校系,之後配合自己針對所申請校系所蒐集的資料,就能清楚歸納及撰寫自己申請某個校系的動機及理由。

在探索及規劃自己的未來時,沒有對錯,也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有「哪個選擇最適合自己」才是更為重要的。我會建議同學們不需要跟別人比較而有無謂的壓力或焦慮,面對真實的自己,若有自己表現不錯的,就盡力藉由各項的佐證資料或學習歷程自述呈現自己的優點、強項及學習成就/成果。若在自我反思中察覺自己有不足之處,就誠懇的面對自己的弱點,並思考或陳述未來將如何具體幫助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