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
教學目標
配合社會與區域性產業之需求,並與國家發展重點特色接軌,本系將朝「製造技術」以及「機械設計技術」等方向發展。並已成立5個技能證照考場(含機器腳踏車修護乙級術科測試考場),藉以達成就業與研究能力向上提昇,教學品質向下紮根之目標。
(1)培育學生成為具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工廠管理等現代化機械專業職能的人才,使其能勝任機械廠高級技術員、機械工程師、領班與廠長等職務。
(2)培育學生能善用電腦輔助設計(CAD)、電腦輔助分析(CAE)、電腦輔助製造(CAM)以及精密量測等技能,使其能擔任機械設計、分析或電腦繪圖工程師等職務。
(3)培育學生能整合生產自動化、熱流分析與材料科學等知識,使其能擔任機械設備及技術服務工程師等職務。
研究發展及特色
在教學方面:
從透過教學資源之整合充實、教師教學專業技能之提升、與就業接軌之課程規劃、課程教學之改進、學生學習輔導與補救教學之落實、到終身學習服務精神之塑造,以落實「教與學」改進為目標。而本系教學發展方向主要以推動技能證照之取得以及與就業接軌之課程、強化基礎+實務+創意三主軸課程之教學、推動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以及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為具體之發展方向。同時並依據上述發展方向目標之基礎下,推動包括:先進車輛設計、診斷、與服務管理教學計畫、創意機器人實作教學計畫、業界實習教學計畫、以及「一人至少一證照」教學計畫,藉由教師專業成長及學生實務專題實作之整合創新設計,落實此四方向之教學。
在研究方面:
透過研究設備資源之整合充實、教師專業研究技能之提升、與建教合作案之承接、特色領航計畫申請、到中央部會等各項計畫案之執行,以落實「教學與研究結合」之目標。而本系研究發展方向主要以機電光整合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自動光纖定位系統、以及智慧綠能創意實作為主。同時並依據上述發展方向方向之基礎下,推動包括:光學影像量測與定位技術之研發、微混合器之設計與製作、光纖對位平台之微六軸平台機構技術、LED發光二極體元件之設計與封裝、以及研發新型汽車電子用品與各種機電應用系統以及機器人等各式教具等各項研究計畫。
在未來發展方面:
藉著結合區域產業發展人才需求與本科系之車輛特色與優勢發展為產業培育優秀產業型技術人力:
1.培養學生具有專業實務能力
2.強化學生輔導訓練、取得專業證照
3.加強推動校內實習、校外實習、以及課後實作訓練
4.持續加強與周邊汽車製造廠、服務廠建教合作
5.培養具有綠能環保車輛科技概念人才
課程規劃
本系在課程規劃方面為能配合培育特色及目標,特別強調(1)推動技能證照之取得以及與就業接軌之課程以及(2)強化基礎+實務+創意三主軸課程之教學。
除此之外,本系提出(a)活化基礎課程之教學;(b)落實實務課程之教學;(c)強化創意、創新、創業課程等三項之教學發展目標,藉由活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厚植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藉由落實實務課程的教學,取得專業證照,提升就業競爭力,同時推動跨領域之創意學習,全面提升師生創新能力。而在專業課程方面,則依照課程重點發展、就業能力方向規劃出模組化之課程,其中包括(a)電腦輔助繪圖技術;(b)製造技術;(c)機械設計技術;以及(d)自動化技術等四個重點發展方向模組化課程。
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
本系實驗室包含「單晶片微電腦實驗室」、「創意機電教具實驗室」、「車輛動力實驗室」、「車輛保養實習工場」、「車輛電系/綜合技術實驗室」…等貳拾餘間。重要儀器計有「微射出成型機」、「微熱壓機」、「馬力試驗機」、「CNC加工中心機」、「微拉伸試驗機」以及「萬能材料試驗機」…等精密儀器設備。
就業發展
本校鄰近中壢、平鎮、幼獅、桃園、龜山、新竹、海湖、觀音、大園等工業區與科學園區,就業非常便利。
升學進修
1.本系畢業生報考公私立研究所,98學年度起含日、夜、進院等部別迄今考取研究所已超過100餘人。
2.可報考各大學校院機械工程相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