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

科大教授怎麼看備審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黃信夫 副教授

我會期盼同學能有一些多元的表現、課後自主興趣或有趣的生活體驗,期盼能看到同學對設計學習的熱情與跨域思考能力。

請問教授,您所在的雲科大工設系,希望招收到什麼類型、特質的學生呢?

本系主要朝向創新創思的設計專業養成,重視設計美學的培育、創意想法的實踐、以及鼓勵跨域學習趨勢之課程特色,並對準未來產業發展趨勢,適性培育具創新創意、科技人文關懷與國際化之產品設計職人。因此,非常歡迎具有追求設計新知、觀察敏銳、富有創意實踐力特質的學生,在這兒你將可以進一步實現設計想法與提升設計視野!

請問您會如何看待學生的「課程學習成果」?學生擔心呈現「課程學習成果」不完美之處,怎麼辦呢?

課程學習成果即是學習歷程細節的呈現,建議同學可以思考從符合本科專業能力著手,仔細地連結及展開課程學習成果特色。我也期待同學更加注重學習成果「亮點」的描述,以呈現出學習歷程差異化,這會讓系上教授對你更有印象。當然,三年的課程學習成果或許有不完美之處,但也是「真實」呈現,因此,同學無須過度擔憂。系上教授審查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長曲線,從「新手」到「精熟」也是必要的設計學習歷程,且能對其自身專業能力學習更有體會。

請問您希望透過學生的「多元表現」看到學生什麼樣的特質或能力?若學生與家長會擔心內容不夠豐富,您有什麼建議呢?

以工業設計領域為例,要成為一位設計職人,甚至達人,多元的學習表現與生活體驗是不可或缺的,包括彈性學習成果、服務學習經驗、非修課紀錄之成果等,可以在這些不同的學習體驗中培養出未來設計師必備的敏銳觀察力及特質,因此,我會期盼同學能有一些多元的學習表現或有趣的生活體驗。而同學在準備的多元表現時應可關注對於其他領域知識的重視與對自身專業的輔助價值,且作品不一定要來自於校外才藝班,課後自主興趣(非修課紀錄)的成果通常能讓我耳目一新!我期盼能看到同學對設計學習的熱情與跨域思考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多元表現中的證照與競賽證明是設計群學生所關注的項目,然而,我必須強調重「質」不重「量」的概念,不需要盲目地衝刺證照數量,而應該優先呈現最重要、有價值、或有對應自我成長助益的獎證為主,即便是數量很少,但其品質內涵佳,且有歷程的學習感動將是我關心的重點。

學習歷程檔案新增「學習反思」的設計,您會期待從學生的「學習歷程自述」中的「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看到什麼呢?對於志向轉換、或比較晚才決定方向的學生,您有什麼建議嗎?

針對學習歷程檔案的「學習歷程反思」,我建議以「Learner Experience (學習者經驗)」為中心的學習反思,以自我最深刻且真實的學習感受進行描述,並且可以嘗試以不一樣的角度陳述,內容不一定都是順利的學習體驗,學習上的挫折與體會,可能會獲得更多關注。除此之外,整體學習歷程反思可朝向有結構性的描述,避免冗長及太多無關學習體驗。而對於志向較晚確定的學生,也不用感到過度焦慮。我建議可以真實地表達其中原因,更深入的志向探索或跨領域的斜槓思維都是有可能造成較晚決定或轉換志向,所以不一定要決定在起跑點,能跑到終點就是贏家!

您會期待學生如何從備審資料中反映學習動機?鼓勵學生抱持什麼心態來進行和準備、與面對過程的諸多不安呢?

我想如果同學們已經「選擇自己所喜愛且適合的科系」就會在被審資料中展現出一定積極的學習動機與潛力,而學習動機也可能會隱藏在多元表現上,例如在服務學習經驗中,是不是有將其經驗轉化成一個助人的設計想法,這些都是很明顯且可察覺到與設計專業有相關的學習動機與熱情。我鼓勵同學們應該抱持著自然但謹慎的態度來準備資料,不用過於粉飾,真誠地呈現自我學習歷程特色與實作成果為重,學系會依學生所提供之資料綜合、客觀、審慎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