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教學目標
本系以精密機械、製造科技、應用材料與機電整合為教學及研究重點,故分為機械設計、機械製造與機械控制等三大領域。其中機械設計包含有機械結構分析、機械與機構設計和動態系統分析等主題。機械製造包含有機械材料、製造程序與加工方法等。機械控制包含有自動化生產、控制演算法則與機電整合等主題。並聚焦在工具機產業升級與創新科技技術。
研究發展及特色
(1) 產學合作教育
機械相關產業人力每年需求達一萬人以上,然而國內每年願意投入工具機相關機械產業專業的人才仍大量不足,推估未來數年在工具機相關機械產業皆將呈現人力短缺窘境。為提供地區產業需求並結合技術發展,除了與勞動部中彰投分署合作辦理產學訓攜手計畫班,亦與盈錫、喬威進等公司合作進行人才培育,並為中部產業解決實務技術人才短缺問題。
(2) 創新發明與專利研發
本校秉持著「創新導向優質產業科技大學」為辦學目標,提升師生創新實務能力及研發績效,因應產業發展創新需求,為國家培訓具有創新與創意之創業人才。
(3) 工具機產業技術研發
本系在現有基礎下,主打發展中部地區工具機產業需求為重點,跨領域培養工具機產業人才,積極與業界結合,透過實際產品的研發技術進行教育扎根工作,對於精密設備操作與相關技術研發進行多媒體教材的編撰,使相關技術能有效推廣,並致力於精密工具機、精密平台、精密驅動系統、精密定位與運動控制、加工應用技術、製程自動化、切削刀具製程與分析等技術研發項目上。
(4) 校外實習及證照
為培養學生技能發展提昇專業能力,使同學提早瞭解業界實際作法,提升老師與業界互動,進行下列措施:
A.建立校外實習制度及標準作業流程。
B.成立證照輔導工作小組,訂定證照獎勵機制。
C.訂定證照考試項目與配合輔導課程,寒暑假開設證照考試輔導班。
E.建置CNC銑床乙級證照檢定場、電腦繪圖乙丙級證照檢定場、氣壓乙級證照檢定場以及機電整合訓練場。
課程規劃
● 四技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以發展精密機械、製造科技與自動化工程為目標,主要課程為微績分(一)(二)、程式語言、電腦輔助機械製圖、工廠實習、精密製造實習、材料科學與工程(一)(二)、靜力學、製造學、材料力學(一)、工程數學(一)(二)、電機學、動力學(一)、氣壓學、材料試驗、應用電子學(一)、機構學、熱力學(一)、自動控制、流體力學(一)、機械設計(一)、熱傳學、電腦輔助工程分析(一)、機械工程實驗(一)(二)(三)、實務專題(一)(二)等。
● 二技課程規劃
工程數學(一)(二)、自動控制、電腦輔助實務、動力學、流體力學等。
● 二專課程規劃
電腦輔助繪圖、工廠實務、工廠管理、電機學、靜力學、機構學、材料力學、機械材料、氣液壓學、數控工具機、機械設計。
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
● 專業教室
本系計有18間教學型實驗室及18間研究型實驗室,並有3間技能檢定實驗室。
● 教學設備
車銑複合加工機、CNC五軸加工中心機、CNC放電加工機、超音波加工模組、ATC系統(自動換砂輪系統)、超音波主軸CNC加工中心機、電腦數值控制綜合切削中心機、機器人自動化研磨設備、CNC控制自動平面磨床、浸水式線切割機、非金屬線切割機、CNC車銑複合車床、立式綜合加工中心機、複合型奈米壓印機、超音波加工模組、自動化光學工件量測與檢測設備、CNC立式磨床機、精密CNC平面磨床、複合型研磨拋光機、六軸關節型機械手臂與視覺定位系統(含控制器末端器爪電爪電動加工夾置具模組)、並聯式機械手臂(含控制器末端套件輸送帶視覺定位模組)、六軸關節型機械手臂、萬能材料試驗機、資料擷取模組、數位顯微鏡(螢幕主機一體)、真圓度測定儀、高轉速重壓力晶片研磨機、疲勞試驗機、直接液態桌正型掃描電子顯微儀、數位顯微鏡、掃描白光非接觸式干涉儀、雙鏡頭影像量測教學模組、表面粗度輪廓量測儀、自動化影像量測儀、CNC三次元量測儀、CNC氣浮式三次元量測儀、自動比對量測裝置、視準儀含筆型電腦15吋、SMDK模擬機、精密量具-自動影像量測儀、吸收式冰水系統、資訊整合展示系統-MES模組。
就業發展
本系強調學生就業競爭力,除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及三十多年來歷屆校友所經營之企業關係良好外,本校鄰近台中、南崗、潭子等工業區及中部第三科學園區,就業市場廣大。
學生榮耀事蹟
本系鼓勵學生參加技術競賽,除可幫助學生媒合競賽指導教師外,本系也提供競賽的補助,如材料費、採購器材等,甚至也可協助學生移地訓練,透過比賽使學生的技術更加熟練,甚至能從中學習到新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