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事業系
教學目標
本系以「人文藝術與數位整合行銷傳播在文創產業之應用」為發展重點,教育目標有三:
1.培養學生成為多元知識整合之跨領域文化創意產業人才。
2.結合人文、藝術與美學,培養學生具備數位整合行銷傳播之專業職能。
3.培養學生在創意、創新、創業的資訊應用與整合能力。
研究發展及特色
1.融合東西文化,以文史藝術美學為核心價值,培育具寬廣視野、多元開發之前瞻性人才。
2.以數位科技作為「文創設計」與「文創行銷」之前瞻性技能,培養學生跨領域整合能力。
3.以「勤創基地」為創新創意創業實驗基地,栽培學生具備文創資源整合與實務運用之就業力。
課程規劃
本系學生畢業至少應修滿129學分【必修86學分,選修至少43學分(須含本系專業選修至少37學分)】,每位學生至少必選跨領域學程一門(8學分)。
本系課程規劃分屬三大領域:
一、核心基礎理論
1.文史藝術美學
2.心理學
3.設計理論(含影音美學概論)
4.行銷概論(含文創產業概論)
二、文創設計
1.基本電腦繪圖
2.數位影音圖文編輯與出版
3.使用者介面設計
三、文創行銷
1.文化政策與公部門資源
2.文創產業案例分析
3.網路口碑傳播
4.網路流量與數據分析
5.直播/播客內容與技術
6.廣告企劃與傳播
7.影像製作
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
● 教學設備
1.硬體設備:包括MAC及微軟系統的電腦、攝錄影器材、照相器材、商業攝影所需燈具、熱轉印、雷雕機、絹印機、UV機等。
2.軟體設備:平面設計、數位剪輯、數位音樂、UI/UX設計等軟體,均能符合業界需求。
3.本系為了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並便於學習,訂有嚴謹且實用的「攝錄影器材借用施行細則」,學生無論上課所需或課後自我研習,均能自由借用各類器材與所有專業空間。
● 專業教室
1.多功能視聽教室:大型活動、演講、影音播放。
2.專業繪圖教室:手繪、手作課程、一般課程。
3.團體領導實務教室:大型班級之普通教室。
4.創意數位影音剪輯室:設計、多媒體、影音創作教室。
5.專題討論室:供小班教學與討論(含碩士生)。
6.大學部學生專用專題討論教室。
7.專題討論室等教學專用教室,還有專為方便學生課後研習所設計的「專題討論室」。
8.系閱覽室:內有藝術、文學等領域圖書供學生借閱。
9.勤創基地:本系訓練學生實務能力的專用場地,共分為版畫陶藝聯合工坊、數位影像工坊、設計工坊、手作工坊與行銷工坊,五大工坊。
產學合作與國際交流
● 校外實習
1.本系詳訂「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系學生校外實習規章」,將實習列為「必修」,每位學生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親往業界實習,共計3學分/320小時,並繳交實習期中報告、期末報告及參與「實習成果發表會」,通過評分方能得到「校外實習學分」而達到畢業資格門檻。
2.本系實習合作單位包括6大產業:視覺藝術產業、流行音樂與文化內容產業;媒體類之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設計類之視覺傳達設計產業及具整合性質的創意生活產業。
● 產學合作單位
本系之產學合作依教師專長,共有三大類別,每一類別既需基礎學養,也需要實務操作能力,茲分述如下:
1.研究型:如科技部研究案、國立台灣美術館研究案、各地方文化局文史工藝田野調查研究案。
2.實務型:協助地方政府、各地文化局、地方農會、工具機產業、腳踏車產業、宗教團體、法人機構等,執行活動辦理、行銷宣傳企劃與執行,如活動參與問卷調查、宣傳影片製作、電子報編採刊行、創辦人口述歷史專書寫作出版、包裝設計等等。
● 國際交流
1.本系配合教育部「學海築夢、學海飛颺計畫」,鼓勵學生勇敢尋夢!
2.本系歷年來至海外研習的國家達8國,包括泰國、瑞士、韓國、澳洲、美國、英國、紐西蘭、捷克等國。
3.本系持續開發更多外國友校建立雙邊互動關係。
學生榮耀事蹟
一、本系學生於教師輔導與領隊之下,經常參與各類競賽,因數量眾多,不一一類舉,其中犖犖大者如:
1、首屆海峽兩岸技能邀請賽一等獎及二等獎。
2、2018中國青年錄音藝術評比暨第三屆最佳學生錄音作品評選第一名。
3、第一屆MR.陳定南卡通動畫比賽第一名。
4、財團法人大嵙崁溪文教基金會青春視角中庄.大嵙崁溪短片徵選競賽第二名。
5、交通部觀光局十萬青年獎百萬遊程全國競賽銅牌獎。
6、「2019年全國大專校院『桌』住經典──創意無限的自主學習競賽」活動佳作。
二、系學生參與教師所執行之研究案與產學案比例達30%。
三、本系學生於業界表現優良,2020年有系友鄭佳芳獲得廣播類金鐘獎;又擔任三立台主播之系友陳承泰長期致力於台灣與東南亞之交流,獲選為本校傑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