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東科技大學
智慧製造科技系
教學目標
智慧製造科技系致力於培養跨領域的智慧製造專業人才,以符合工業4.0時代的產業發展需求。本系課程特色著重於「自動化」與「智慧化」的技術應用,融合機械、電機、資訊跨領域知識,讓學生具備實務與創新能力,成為產業轉型的關鍵推手!
研究發展及特色
1. 電腦輔助設計:運用3D列印技術達到快速原型製作之需求,並能運用數控工具機技術,達到複雜幾何開發之需求。學生未來可從事機械設計或製造之任務。
2. 單機與整線自動化:透過控制器、致動器、感測器之整合應用,達到開發智慧機械之需求。學生未來可從事PLC控制、機電整合、工業自動化之任務。
3. 工廠智慧化:綜整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能,應用網路資訊與通訊介面,達到智慧工廠之需求。學生未來可從事機器人控制、網路監控、人工智慧等系統之建置、分析與維護任務。
課程規劃
1. 電腦輔助技術:
本系配備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的軟硬體設備,學生能學習電腦輔助設計(CAD)與製造(CAM)的整合技術,發展快速原型製作的能力。在教學中,學生將透過實作,掌握從設計到生產的流程,特別是複雜幾何形狀的開發能力,為未來進入高精密製造領域奠定基礎。
2. 自動化技術:
教學場域配備多樣化的控制器、致動器與感測器等機電整合設備,呈現真實產業應用場景。在教學中,學生將深入學習整合各種硬體元件的技術,並掌握智慧機械的操作與控制方法,培養獨立完成機電整合設計的專業能力。
3. 智慧化技術:
結合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AI)應用,模擬智慧工廠的運作環境。課程重點在於發展學生對智慧生產系統的掌控能力,包括機器人程式設計與整合,以及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援系統的應用。學生能夠學習如何利用網路資訊與通訊技術,實現高效率的生產模式,成為智慧工廠建置的關鍵人才。
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
智慧製造科技系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場域與實務課程,全面培養學生適應工業4.0時代的專業技能。
1. 氣壓專業教室
2. 工業配線專業教室
3. 機電整合專業教室
4. 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室
5. 協作型機器人專業教室
6. 物聯網專業教室
7. 工業控制電腦教室
8. 程式設計電腦教室
產學合作與國際交流
因應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趨勢,本系產學合作之產業類型為:
1.工業自動化與控制系統產業:包括PLC控制、感測器、伺服系統、工業網路等技術整合。
2.機器人與智慧製造設備產業:涵蓋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產線設計、智慧製造整合。
3.智慧工廠與產線數位化產業:包括MES系統、智慧物流、雲端製造平台、數據收集與分析服務。
證照輔導
智慧製造科技系積極輔導學生取得與產業需求接軌的專業證照,提升未來就業競爭力與專業實務能力。
1.課程融入自動化與機器人專業技術:包括PLC控制、機電整合、機器人程式設計與操作實務。
2.證照輔導機制:引進業界認證自動化工程師、機器人工程師等證照,每學期開設考照輔導班,強化學生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能力。
3.考照場域建置:設有機器人實作場域,讓學生可在考照前進行充足的實務練習與模擬操作。
就業發展
智慧製造科技系的畢業生具備跨領域的專業技能,結合自動化、智慧化技術與數據分析能力,能勝任多種產業的重要職位,未來就業前景廣闊,主要就業方向:
- 智慧製造工程師:從事智慧工廠的規劃與建置,負責自動化設備與智慧生產系統的設計與管理。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師:負責開發自動化生產設備及整合控制系統,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
- 物聯網與大數據工程師:應用物聯網技術進行設備連結與數據蒐集,分析並優化製造流程。
- 人工智慧應用工程師:開發AI系統,用於預測性維護、流程優化及智慧決策支援。
升學進修
隨著工業4.0的深入發展,智慧製造相關技術正成為各大產業升級的核心,畢業生不僅能投身製造業,還能拓展至高科技、物流與能源等領域,成為產業創新與轉型的重要推手。此外,畢業生也可選擇進一步深造,專攻人工智慧、物聯網或機器人技術等領域,開創更多專業與管理層級的發展機會。
學生榮耀事蹟
本系教師指導學生,以「基於智慧視覺偵測於巨量電鍍之自動掛載系統」作品,獲得「2024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AI創新組」佳作、最佳人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