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運動保健系
教學目標
本系為培育運動與健康專業人才及下列各項需求而設立。
1.因應社會對於運動健康產業需求之快速成長
2.培育科技世代之跨領域運動健康專業人才
3.涵蓋醫護體系以外之全人健康發展與理療保健需求
4.接軌國際運動健康趨勢發展
研究發展及特色
1.專業化:提昇並落實運動與健康專業實務與研究。
2.證照化:輔導學生取得各項運動指導或理療保健專業證照。
3.在地化:研發適合符合台灣社會文化之運動保健方式及技巧。
4.社會化:發揮大學社會責任,強化運動健康專業技能與社會需求連結。
5.國際化:連結國際運動健康產業發展趨勢,拓展海外研修機會與建構國際雙聯學制。
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架構分「通識必修課程」、「專業必修課程」、「核心必修課程」及「專業選修課程」、「一般選修課程」等,其中四技129學分、碩士在職專班32學分、碩士班34學分。為因應學生多元化發展與生涯規劃,本系(所)課程規劃在大學部著重學生的多元發展與生涯規劃,除培育就業職場的人力需求,實施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提供多個情境模組選習,設置多元學習管道,以增廣學生國際視野,例如交換學生及海外見習等。
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
1.魔力教室:本專業教室提供按摩理療床、按摩儀器及多媒體互動體能訓練系統,主要培訓學生保健理療相關實務課程及提供學生學習運動防護、復健理療、智慧運動科技之專業教室。
2.美力教室:本專業教室可進行運動生理與運動健康科學相關評估儀器之理論原理與實務教學。本教室設有高地多功能環境模擬艙,可針對不同族群之運動能力與運動表現進行評估與測試。
3.活力教室:本專業教室提供身體組成儀、平衡訓練儀及懸吊運動訓練系統,主要培養學生銀髮族運動保健、懸吊運動訓練及營養學專業知識。
4.飛輪教室:本專業教室提供50台飛輪車,主要培訓學生飛輪運動指導知識及實務操作能力。
就業發展
隨著運動人口增加與運動風氣盛行,其運動保健相關市場亦隨之增加,因此未來相關產業的人力需求亦將增加(健身、美容、減肥、運動健身俱樂部、健身房、游泳池教練、休閒運動中心等);再加上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專業的銀髮族運動指導與保健人才將相對增加,大量運動保健專業人才的需求;其市場規模越龐大,未來可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1.休閒俱樂部、健身中心或工作室、塑身中心、游泳池教練、國民運動中心等機構,均需大量合格專業人力之投入。
2.被動式運動保健如健康理療師、運動恢復師、傳統整復…等專業。
3.醫院附屬運動中心、觀光飯店附屬健身中心、體適能顧問、健康生活規畫顧問、個人運動指導…等。
升學進修
學業成績優良者有機會申請與國外姐妹校之學士雙聯學制計畫、本系學碩士五年一貫計畫(預備研究生)或申請國內、外健康相關領域之研究所碩士班。
除可於運動科學進修外,尚適合報考各類健康促進事業相關研究所,如:衛生教育、醫務管理、公共衛生、基礎醫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