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
教學目標
1.強化文化資產專業及統整能力,傳授兼具保存、修護與文史研究之專業知能,培養從整體觀點進行文化資產經營活化與文化資源紀錄應用之能力。
2.針對公眾意見與特定專業的需求,加強各類文化資產課程,培育文化資產的研究與經營之人才。
3.瞭解社會變遷與脈動,探討多元文化,培育社會與文化相關產業人才。
4.重視學術發展與社會實踐,培養專業倫理道德及對社會國家的責任感。
課程規劃
1.保存科技與修護:著重於陶瓷、金屬、木質及書籍材料保存科學研究,也包含保存環境及文物的物性與化性分析,另外修復技術方面以金屬器、彩繪、漆器、木器、紙質文物為主要範圍。
2.文化資源研究暨應用:以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民俗學為重點,從事鄉土教育、社區資源調查、史蹟調查、寺廟研究、鄉土史、口述歷史、產業文化資產調查、國際文化資產等研究。
3.建築襲產與聚落保存:強調老街聚落保存、地景研究與調查、文化資產圖學、空間的文化創意、舊建築再利用等研究。
4.文化行政與文化經營:強調文化行政、文化產業、社區營造、博物館規劃、展示規劃等研究,探討文化資產活化與創意經營之道。
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
鑽石比色燈、寶石觀察顯微鏡、偏光顯微鏡、1600度高溫精密實驗爐、文物鑑定用拉曼共軛焦顯微鏡、文物鑑定用紅外線光譜儀、模擬太陽光老化氙燈系統、文物鑑定用拉曼及光激分光光譜儀、文物材料分析用電子顯微鏡,文物材料分析用X光繞射儀、紙張拉力試驗機、耐磨耗試驗機、分光光度計、可攜式高解析X光偵測板、FTIR可攜式掃描分析儀、非破壞雷射分析儀3D雷射掃描儀。
就業發展
博物館展示、博物館經營、博物館典藏與研究、文物檢測分析、文物清潔與修護、文物防蟲除霉、古蹟修護、文物保存、文物鑑定、文物保險、保存科技產品開發、保存科技產品經營、考古研究、文化資產數位保存、文化產業、文化商品開發、文化之旅經營、文化活動企劃、文化研究、文化政策智庫、文化行政、檔案管理、導覽解說、歷史社會老師、社區營造、地方文史工作室、文教基金會、特色民宿、文化部、文化局等。
優秀畢業校友
本系學生畢業後,在文化部文資局、文化資產園區、各縣市文化局處、各地區博物館、美術館及地方文史館、客家暨文化創意園區、國家檔案管理局裱修室、文物修護中心、藝術文化場館、個人修復工作室就業者甚多,廣受政府業界好評,本系歡迎對文化資產相關領域有興趣者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