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智慧機器人學士學位學程
教學目標
因應人口老化的產業發展與配合我國智慧機械政策推動,培育機器人菁英人才為未來趨勢。本校特別結合工程學院與設計學院的師資,於108年在校內設立智慧機器人學士學位學程,設定「福祉機器人」為學程課程的主軸。同時,本校也獲得教育部的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補助,於108年設立智慧機器人菁英人才培育基地,以移動機器人相關的技術為主要培育內涵,為產業提供機器人相關技術人才的培育搖籃。
本學程為學生規劃數種就業銜接機制,視我國經濟脈動與重點產業人才調查,將聚焦於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產業,並擴及老人照護與家庭生活等應用領域。
研究發展及特色
因應人口老化的產業發展與配合我國智慧機械政策推動,培育機器人菁英人才為未來趨勢。故本校以未來智慧機器人人才之需求之重大議題,以培育機器人菁英人才為主軸,以問題導向為核心、學生為學習主體、以智慧機器人為重點發展領域特色,並有效掌握產業趨勢及人才培育,促進產學需求媒合及深化交流合作。故本校擬以聚焦工程和設計模組課程/領域,並結合校內數個系所及PBL特色研究中心,含:智慧機器人與自動化應用服務中心、巨量資料研究中心、智慧生活研究中心、智慧商務研究中心、智慧製造研究中心、智慧電子中心、智慧醫療研究中心、人工智慧研究中心、YunTech VR科技研究中心、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等,以強化學生將理論知識實踐於實務場域,有效鏈結、串接,進而精進其能力。
本學程主要師資之一為全國技能競賽機器人系統整合職類裁判長,也是教育部工科技藝競賽機器人職種的召集人,與相關職類裁判長均有一定的熟識與良好的互動,並且能掌握機器人職類的國手培訓團隊。機器人職類青年組副裁判長亦為本學程之主要師資之一,青年組裁判長則為本校智慧機器人菁英人才培育計畫的種子教師團隊之一,都有助於協助學生的學習輔導。
課程規劃
本學程課程修習將符應我國當前發展產業科技之智慧機器人於福祉科技產業及專業服務需求,其修習跨域應用範圍涵括:智慧空間場域、智慧醫療感知、科技輔具、醫療大數據應用、智慧賦能設計及醫療物聯網六大領域,其培育學生未來職業類別:「機械產業電控系統工程師」、「機器人產業感知系統工程師」、「機器人產業機電整合工程師」、「設備自動化工程師」、「機器人工程師」、「大數據資料分析師」,期能使畢業之學生將擁有優質的專業力、實務力、整合力、國際移動力、安全力等核心能力。更能以國際、整合、前瞻的眼光,結合豐富的跨域實務經驗及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成為國家所需之機器人菁英人才。
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
智慧機器人菁英人才培育基地,設有三個空間:移動機器人–基礎訓練教室(以機器人各項課程為主之設備基地訓練教室)、移動機器人–技優培訓基地(設有機器人比賽場地之機器人選手訓練教室)、移動機器人–產學專案中心(針對機器人領域所呈現之產學合作成果展示空間),以移動機器人相關的技術為主要培育內涵,為產業提供機器人相關技術人才的培育搖籃。
升學進修
本校未來學院智慧數據科學研究所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