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學習資源

重點特色資源

為配合行政院積極發展南部產業聚落政策及未來橋頭科學園區落成進駐等前瞻目標,學校孕育56個技術中心,打造核心技術,鏈結產業人才需求,如底泥研究中心、鐵道技術中心、永安水產加工廠、新造實習船、南區毒災應變諮詢中心、離岸風電產業海事工程菁英訓練基地、先進材料成形技術中心、等特色創新發展人才培育環境,以基礎技術支援整體推動架構,並進行在地產業調研分析及聚焦產業所需求之人才培育,結合鄰近夥伴學校,互補及整合校內各項資源。

多元學習制度

(一)重視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哩路,規劃暑期銜接課程及學系領域探索課程,從引導學習重塑信心,順利銜接正式課程,9成參與學生及格率高於未參加者;再透過系科專業領域主題與真實議題引導,引發學習動機,建立未來學習目標,學生回饋認為對規劃未來學習極有助益。

(二)推動優質實習機制,企業對本校學生實習表現普遍高度認同,實習機構願意留用本校學生達93.1%,平均就業率逐年提升,112年度平均就業率達98%。本校為我國海事人才培育的重要搖籃,學校積極與國際航運公司合作,透過商船實習機制,無縫接軌完成畢業即就業,為我國航運產業,培育各類海事菁英幹部。

(三)建置「跨領域學習導航系統」,放寬跨域學習學分限制,引導跨域學習
1.為協助學生能妥善規劃外系課程及對自身學習興趣的發掘探索能力,建置「跨領域學習導航系統」,統整全校跨領域學分學程課程,協助學生進行學習探索,讓學生在選擇有興趣的課程後,由跨領域學習導航系統進行學習興趣分析及跨領域學分學程修讀推薦,輔以鼓勵微學分課程及自主學習課程彈性學習模式之推動,以及既有的實務專題課程教學基礎,達到有系統的學習效能。
2.為整合教學資源使學制更具彈性,增加學生學習機會及擴展學習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爰修正本校「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刪除同學制之規定,放寬大學日間部、進修部學生得互相修讀雙主修學分。並放寬學生修讀雙主修、輔系、學分學程、第二專長等課程,不受每學期應修學分數上限限制。
3.鼓勵各系院級學術單位更有系統的開設第二專長跨領域課程,修正各系院級學術單位開設課程限制,及降低應修讀學分總數至少十二學分為原則,提升學生跨領域跨系修習專業課程動機。
4.各系(所)應承認學生修習外系學分數規定,學生如修畢第二專長或校課程委員會通過之學分學程,應承認至少十八學分為畢業學分。

(五)開設創意(創意產出)、創新(動手實作)、創業(輔導創業)三創教育學程,以創新實作與創業實踐為導向,養成學生多元自主學習,將創意構想推向商品化,建立創業歷程之相關知能
1.開設創客微學分及數位快製課程,培養學生跨領域實作能力,如學習電路控制開啟你的創意Maker之路、木工創客微學分、電腦刺繡機與縫紉機應用…等實作課程,培養學生跨領域實作能力。
2.結合日本、韓國大學籌辦國際統整工程設計營(ICDC),培養學生組成跨國創新工程設計團隊,共同投入統整工程創新設計合作與學習。
3.發展跨領域實務專題—創業實踐,鼓勵跨院系學生組隊進行專題修讀,培養學生跨領域實務專題之實作能力與創業實踐專題之創業能力
4.辦理全校性技優實務專題成果展,透過競賽激勵技優學生投入跨領域合作及創業學習。為提升三創知能,補助校園師生創意商品化,每年至少經評選、審查,補助40案學生創意提案實作經費,將創意構想實作為商品化原型。另打造TRL 創意商品化輔導基地,輔導商品化團隊洽談市場通路及補助參與商業展覽、嫁接市場。

國際交流

本校在培育學生國際觀及國際移動能力之具體措施以鼓勵國際交流及雙語學習為主,包括獎助交換研修及雙聯學位、深耕海外短期實習、獨創學海展翅英語研習營隊、補助學生赴外短期交流活動,如學術研討會、姊妹校短期營隊等。

(一)鼓勵國際交流及雙語學習
本校除一方面獎(補)助學生申請及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另一方面亦著重雙語能力的學習及培養,以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及國際移動力,養成具有語文溝通能力及國際觀之專業人才。
為落實國際交流及語言學習,本校除積極與國外大學機構簽訂姐妹校並交流學生研修,同時也與國外企業合作,深耕海外實習,使學生得以體驗不同國家文化之職場及工作情境,再者,本校亦與菲律賓姊妹校合作辦理學海展翅全英語研習營隊,籌畫結合英文學習及文化體驗之課程,使學生得透過一個月的沉浸式英語學習環境,精進語言溝通能力並探索菲律賓不同的文化風情。

1.交換研修及雙聯學位
本校於111至113年間共有381位學生赴外前往姊妹校交換研修及修讀雙聯學位,其中交換研修的國家以德國、日本為大宗,雙聯學位修讀則以前往美國姊妹校為主,前往德國交換研修的學生,多赴本校參與之臺德聯盟的德方成員學校,包括達姆斯塔特科技大學、福茲堡應用科技大學、卡斯魯厄應用科技大學等,藉此也加強聯盟學校學生彼此的移動及學術上的交流,也協助培育出具備國際視野、掌握歐陸先進產業知識的人才。112年亦有學生選擇交換至泰國與捷克姐妹學校,並首次有學生透過亞太大學交流會(University Mobil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UMAP) 計畫,成功申請至日本東洋大學交換,開拓學生赴境外研修的多元管道,提供給學生更多元的選擇。

2.本校學生短期出國交流
本校亦透過與國外姊妹校、企業合作,開創多元國際交流機會,並透過定期辦理之教育展、海外研修說明會等宣傳,以及提供獎(補) 助以鼓勵學生出國體驗學習以拓展國際視野。

(1)海外實習:本校海外實習計畫包含各個不同面向的實習機會,學生有機會前往德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進行為期2個月以內至6個月左右的實習。統計自107至112年止,目前完成實習學生共計711位。

(2)展翅營隊:本校自106年起辦理學海展翅暑期海外英語研習營隊,透過移地課程以沉浸式教學結合文化體驗活動,培養本校學生具備國際溝通的語言能力。109至111年疫情期間轉為國內辦理,112年為疫情後恢復海外研習課程,分別與三所菲律賓姊妹校-萊西姆大學八打雁分校、馬尼拉雅典耀大學及菲律賓遠東科技大學合作辦理,參與學生共計146人。113年則與菲律賓姊妹校宿霧國際大學合作,徵選194名同學參與英語研習及文化體驗。學海展翅英語研習營開辦至今已累計759名學生參與。

(3)短期交流:面對全球化佈局,培養學生具有跨文化及全球移動能力,為立足國際競爭舞臺不可或缺要素之一。本校積極推動執行國際體驗學習計畫,結合通識教育課程以系統化課程設計及問題導向學習方式,深度探索及比較瞭解臺灣及其他亞洲國家跨文化重要議題。111至113年學生國際體驗學習短期交流累計共602人參與。

獎學金

一、逆風起飛.攜手圓夢補助措施:為減輕經濟不利學生家庭之經濟負擔,除原學校內已有的學雜費減免及各項補助外,凡報名本校各學年度四技及五專招生考試的學生,可享有補助考試報名費、考試當天及前一天交通津貼及住宿費用。
補助申請至高科大招生資訊網→相關資訊→逆風起飛_攜手圓夢補助申請:

(一)適用對象:該學年度四技及五專日間部考生(報考即補助)
1.四技特殊選才入學
2.四技申請入學(招收高中生)
3.四技技優保送及甄審入學
4.四技甄選入學
5.四技聯合登記分發
6.四技身心障礙入學
7.四技運動績優甄審甄試入學
8.五專優先免試入學
9.南區五專聯合免試入學
10.二技技優甄審入學
11.二技申請入學
12.漁業公費專班

(二)申請資格:
1.低收入戶學生。
2.中低收入戶學生。
3.身心障礙學生及身心障礙人士子女。
4.特殊境遇家庭子女孫子女學生。
5.原住民學生具學雜費減免資格。
6.獲教育部弱勢助學金補助學生。
7.新住民或新住民子女。

二、新生入學成績優異獎勵措施:

(一)獎勵對象:該學年度入學本校日間部四年制學生、五專部學生及碩士班一般生(非在職生)。

(二)獎勵標準:第一學期核發每人獎學金新臺幣2萬元,自入學第二至第四學期起符合前一學期學業成績在該班級前50%者(含),則每學期得續發獎學金新臺幣1萬元,合計每人獎學金新臺幣5萬元。
1、參加統一入學測驗(統測)學生:
(1)每一項招生群(類)別之統測總分達台科大或北科大聯合登記分發最低錄取標準,且台科大、北科大最低錄取標準高於本校最低錄取標準者。
(2)每一項招生群(類)別之統測總分達台科大或北科大聯合登記分發最低錄取標準,而台科大、北科大最低錄取標準低於本校,以各科原始成績於該群(類)別之前百分之三(含)以內者。
(3)本校招生群(類)別與台科大、北科大招生群(類)別無對應標準,以各科原始成績於該群(類)別之前百分之三(含)以內者。
2、參加學科能力測驗(學測)學生:選考五科總級分達65級分(含)以上,選考四科總級分達52級分(含)以上,選考三科(含)以下者不予獎勵。

圖書館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圖書館」解說圖片;圖片來源: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本校致力於建置智慧型圖書館,並於各校區設置分館提供服務;館藏圖書(含電子書)210萬餘冊,並有豐富的紙本期刊、電子期刊、資料庫等學術資源以支援師生教學、研究及學習;因應多校區之特色與需求,建置雲端服務系統,整合各分館館藏資源與空間設備,提供跨校區共建共享資源之便捷服務。

一、特色館藏
館藏書刊資料以校內師生教學研究之需要為主,收藏相關領域之資源,並配合學校教育政策,建立特色館藏:
(一)因應工電領域相關系所需求,徵集產業研發與實務技術等專業書刊資源,以培育務實致用的人才。
(二)購置創新創業主題圖書與視聽資料,集中典藏展示,便利師生瀏覽利用。
(三)徵集海洋特色館藏與相關電子資源,彙整建置海洋資訊網,提供師生查詢使用海洋主題資源。

二、智慧服務
因應多校區特性,整合建置雲端服務系統、無線射頻辨識圖書安全系統、讀者門禁系統、空間服務系統、校外人士換證系統、入口網站等智慧圖書館建設,並提供以下服務:
(一)設置智慧預約系統及取書區,提供師生跨校區圖書調借及自助取書服務。
(二)建置智慧型空間服務系統,便利師生跨校區預約使用空間與設備。
(三)設立24小時服務智慧圖書站,方便師生隨時借閱圖書以營造校園閱讀氛圍。

三、鏈結學研
專業圖書資源由學術單位推薦,以符合系所特色與發展需求,並配合系所辦理主題研習與資源課程,以增進學生資源利用能力,促進學習;因應通識課程需求辦理讀書會,以強化學生敘事能力,培養閱讀習慣。另建置學習共享空間,包括資訊學習共享區、討論室、視訊研討室、團體視聽學習區等,提供學生資源查詢、跨域學習、知識交流及課業研討之用。

四、館際合作
為擴展資源取用管道,建立館際合作機制並參與多項合作組織,以平等互惠方式積極合作,落實資源共享之目的;本校延續南區教學資源中心多年推動成果,持續提供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整合夥伴學校資源,充分發揮學習資源共享之效益。

隨著資訊科技發展趨勢,努力朝向「以師生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的智慧型圖書館目標前進,並致力於配合學校教育政策,積極協助師生教學研究與促進學習創新,期許在技職教育領域之學術資源與資訊服務,居於領先地位。

輔導資源

本校為使學生需求與輔導資源連結更具完整性,將就學協助機制接軌生活導師(Mentor)機制,建立「基礎面評估」、「個別化介入」及「評量與追蹤」等多層次輔導機制;以學生需求為核心,跨單位合作整合資源以跨專業模式與個別化學習輔導機制,更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外之軟實力,提升就業競爭力,擴大扶助學生學習面向,並每年依執行成效滾動式修正方案內容,精進輔導措施,協助學生持續成長。各方案規劃說明如下:
(一)課業學習方案
鼓勵經文不利生於課外時間安排課業學習輔導時段,並參與校內單位舉辦之多元增能培力輔導課程,提升學習成效並培養多元能力,執行方案期間經輔導完成階段目標後提供獎勵金,鼓勵學生積極學習減少課外工讀時間。
(二)增能培力方案
學生依科系專業結合時事發展、未來趨勢等撰寫研究計畫,由專業教師以淵博的學術及實務經驗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專業發展、跨域學習培養多元能力,厚實學生專業力與就業力,培育未來人才。
(三)學習達標獎勵
學生經學習輔導提升學業成績,為肯定其學習成效並持續強化學生學習動機,依據其學習表現給予獎勵,鼓勵學生持續增進自我學習時間,厚實專業基礎學識。
(四)證照輔導
避免經文不利生因經濟壓力降低考照意願,從而失去自我肯定與多元成長之機會,參與各階段輔導機制後,提供相關獎補助。
(五)就業輔導與媒合協助
規劃職涯探索講座、就業博覽會與徵才說明會、面試輔導及就業實習媒合等階段性輔導機制,協助學生評估自我職業技能的成長,並積極使學生瞭解產業現況,使經濟不利生從志趣探索、產業鏈結至轉銜職場,獲得完整性的幫助。
(六)永續學習力輔導
為提升經文不利學生自學能力,透過輔導系列課程獲取不同知識與技能,面對未來產業發展的變化與不確定性,以「學習、體驗、應用、修正、在學習」的方式,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增進軟實力能力,達到永續學習力。

關於本校

精選影片

招生系(科)組、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