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德科技大學
電子競技與電腦娛樂科學系
教學目標
本系成立於民國107年,時名「電競產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為國內第一所通過教育部核定,以電競產業為主的四年制學士學位;於民國111年,改名為「電子競技與電腦娛樂科學系」簡稱「電競系」,每年招收四技大學部一班。本系秉持著樹德科技大學「學術、知性、快樂、希望」的校訓,著重在「培養兼具創新、美學、科技素養的數位化創新經濟人才」,並強調學生於數位設計環境中,必須在美學、創意及智財法治與倫理等共通專業知能觀念上建立良好的基礎,且鼓勵學生認識時事議題,瞭解數位化經濟對環境、社會經濟及全球的影響,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使學生畢業後能及時進入就業市場。
政府因應電子競技的發展趨勢,「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經總統於2017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包含重新定義運動產業範疇將「電子競技業」增加納入產業項目,顯示國內外逐漸重視電子競技運動,更是「數位化創新經濟」中最具特色的新興產業經濟。高雄市教育局范巽綠局長105年率先打造高雄成為全台電競基地,促成樹德科技大學與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義守大學與立志中學,進行產官學合作簽約儀式高雄市更將從教育紮根,整合高中職至大學、科大專業電競產業學程,設立電競比賽、選手培訓提供學生後勤作業實習區,讓高雄市成為全球電競產業重要據點。
電子競技Esports(以下簡稱電競)相關活動及參與人數皆日益遽增,2025年已正試納入亞運及奧運比賽項目,已有四十多國將電競列為正式運動項目,其中韓國和大陸更將電競視為產業發展的一環。電競產業除可連動資訊硬體業之業績快速成長外,亦可為軟體業與電子商務注入活水,以韓國為例,2015年的遊戲產業營收已達到新臺幣二九六○億,關鍵策略在於2011年通過「電子競技振興法」,以發展電競做為發展電玩遊戲產業的首要手段。電競帶動的商機與新科技發展契機,都即將邁入爆發性成長階段,皆與本系專業屬性密不可分,前景可期。
本系於111學年度通過教育部核定,由學程改制為系,通過台評會教學品保最優五年的成績。並同時將「電腦娛樂科學模組」課程規劃以「電子競技」及「電腦娛樂科學」二大學程為方向,以培養學生電子競技、新媒體製播及電腦娛樂科學之能力。
電競產業鏈可分為上、中、下游。上游以遊戲研發為主,中游是賽事的組織和運營,下游為賽事和「電競文化與智慧商務娛樂」的傳播。各環節都有其專業特點,對應課程的側重點也不同。為達成「培育數位化創新經濟所需人才」的總體發展目標。根據文策院2020年台灣文化內容產業調查報告中我國遊戲、電競產業從業人數分析指出我國遊戲產業98家企業從業人數為9,047人,電競產業19家企業從業人數為660人,電競戰隊營收4,025萬新台幣、電競賽事2億4,166萬新台幣。收入結構中電競賽事則以廠商補貼為主,廣告及贊助亦帶來不少收益。
研究發展及特色
實務實習組織 - 暴風電競娛樂
展望2025年,人工智慧(AI)的蓬勃發展將對傳統基礎技能產生顯著衝擊。因此,培養駕馭AI的人才,使其具備應用AI技術的能力,將成為未來職場的核心需求。此外,電競、直播及網紅行銷的融合趨勢日益明顯,新冠疫情更進一步推升了直播經濟的發展。各大平台積極佈局「自媒體」、「電商」、「網路平台」三大直播領域,以期在數位內容與智慧商務娛樂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
為此,本系專業發展特色培育全方位電競產業人才。故協同學校積極整合「在地優勢」,藉由鄰近的高雄軟體科學園區,取得數位科技創新教學的支援與實習機會。系上以暴風電競娛樂城為主題,規劃六大特色教學場域,輔以系上培訓組織「暴風電競娛樂」雙管齊下,以就業力、實作力與創新力作為輔導課程培訓目標,由業界需求反饋到課程設計,建構能自我改進的培訓機制,爭取在地實習機會與提生競爭力。
本系特色—暴風電競娛樂,將特色實驗室做為人才培育室,分為七大分類:電競營運、電子競技、轉播後勤、播報、影音後製節目、動畫媒體設計和運動電競科學。並指派專責老師,依其學術專業為評選條件並規劃其特色課程與強調學生就業力、實作力與創新力以及對應其所屬產業。
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分為「電子競技」、「智慧商務」、「媒體娛樂」、「娛樂科學」, 需修習「智慧商務模組」課程14學分,並於「媒體娛樂模組」及「娛樂科學模組」、「電子競技」三組課程中完成其中一個以上之模組課程,方可取得本系畢業資格。為鼓勵同學增強自我跨域能力,各專業選修模組修滿 14學分以上將發予模組證書。
智慧商務 | 商管群
在數位轉型與科技驅動的時代,企業需具備跨域整合能力與創新思維的專業人才。「智慧商務人才」培育方向,結合行銷、媒體、AI與電競等多元領域,致力於打造具備市場敏銳度、數據分析能力與國際視野的全方位新世代商務人才。
課程線
1. 智慧商務概論、遊戲化設計、市場調查與分析、品牌行銷策略、電競人生涯規劃、提案與簡報技巧、創業管理實務
2. 新媒體營運、數位策展實務、電競週邊商品設計
媒體娛樂 | 設計群 | 影視類
隨著數位科技與AI的快速發展,媒體與娛樂產業進入全新世代,內容創作者不僅要具備創意與敘事能力,更需掌握多元技術與跨平台製作能力。「媒體娛樂人才」的培育方向,結合AI技術、新媒體操作、影音創作與實境應用,培養兼具藝術美感與科技實力的全能型內容製作人才。
課程線
1. 生成式AI創作實務、數位創作基礎、3D建模基礎、材質創作與應用、次世代場景設計、虛實展演設計實務
2. AI分鏡與腳本設計、短影音創作與應用、電競製播與主播實務、網站設計與架設、XR娛樂製作實務
3. 攝影理論與實務、無人機攝影實務
娛樂科學 | 資電群
當娛樂遇上科技,誕生的是全新世代的跨域人才!「娛樂科學人才」聚焦於科技應用、電競科學與智慧運動等核心領域,結合AI、無人機、虛擬製播與人因工程,打造兼具創新思維與技術實作的專業人才,為未來娛樂產業注入更多可能性。
課程線
1. AI輔助程式設計、遊戲引擎概論、虛擬製播實務、電競數位雙生設計
2. 無人機智慧飛行實務、無人機飛競實務
3. 電競科學、體適能、永續與綠色電競、運動電競與科學
體育班 | 電競專班
體育與電競班學生的超進化舞台!當你不只會打比賽,還能做內容、懂科技、搞行銷!
你熱愛賽場,也投入訓練,但你知道嗎?現在的運動員與電競選手,除了場上表現,更需要數位、媒體與科技能力,才有更多出路與機會!我們特別設計適合體育班與電競專班學生的學程,結合三大專業領域,幫助你成為「會打也會賺、能打也能講」的全能新世代選手!
課程線
1. 電競科學、體適能、無人機競技、新媒體營運、電競人生涯規劃、提案與簡報技巧
2. 攝影理論與實務、短影音創作與應用、電競製播與主播實務、電競週邊商品設計
3. 智慧商務概論、遊戲化設計、永續與綠色電競、運動電競與科學、
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室
● 教學設備
DB143 超立方電競科技館
電競賽事實務練習場域,培訓賽事活動專業人才。電競教練、電競選手、電競分析師、領隊等。
DB144 數位直播室
主播賽評與轉播後勤培訓空間。用於正試賽室演練實務使用。培育賽事主播、賽事講評、直播網紅、VTuber。
DB146 媒體設計中心
提供轉播鏡面特效、遊戲製作與互動媒體創作教學環境,學生透過學習如何創造遊戲互動過程了解所需技能,包含:程式設計、3D建模、3D動畫、遊戲介面設計、多媒體影音、音樂製作、遊戲人工智慧、互動裝置等。
DB157 戰術分析室
電競賽事實務練習場域,培訓賽事活動專業人才。電競教練、電競選手、電競分析師、領隊等。
DB158 傳說對決訓練室
DB160 特戰英豪電競實驗室
DB160 特戰英豪電競實驗室
將電子競技各項技術導入既有科系發展架構,以電競實驗室做為頂級選手培訓場域,並透過電競團隊觀念及戰術分析技術,將團隊合作配合數據
分析於其中。
DB101 暴風電競娛樂中心
暴風電競娛樂各組工作與娛樂空間,培訓組織實務培育辦公室,做為各組辦公與討論空間。
DB101-1 電競週邊設計
提供電競週邊商品設計所需環境設備,包含3D印表機、直噴機、熱轉印、雷射切割機等。
DB103 設計運算中心
提供遊戲製作與網路媒體創作教學環境,學生透過學習如何創造遊戲與動畫。
DB104 虛擬運動科藝館
培育新一代「運動x科技」之數位化創新經濟人才。創造智慧場館營運新模式,促進室內場館智慧化;再來科技加值戶外運動,針對開放式之戶外運動場域特性(如登山、路跑、自行車等),發展戶外運動場域營運新模式。
預期教育目標為:
培養學生運動電競科學專業知識。
培養學生對於傳統運動與數位化運動內容之加值應用 。
培育前瞻性「運動x科技」數位化創新經濟人才。
提升電子競技與電腦娛樂科學之創新科際整合應用能力。
培養學生對於「運動x科技」之跨域創新展演策畫與實踐能力。
DB105 影音後製工程館-攝影棚
4間數位攝影棚,培育主播、自媒體與傳播等相關人才。
DB105 影音後製工程館-錄音室
4間錄音室,培育主播、聲音後製、遊戲音效、3D後製以及動畫、配樂、影視、數位學習、廣播、聲優等相關人才。
D0629 暴風電競營運中心
培訓組織實務培育辦公室,做為各組辦公與討論空間。
D0631 虛擬製播中心
培育新一代數位內容傳播與製作的前瞻數位創作人才,將虛擬製片技術導入既有科系發展架構,不需後期製作,在攝影棚內即時拍出寫實場景的教學實作場域,並透過空間定位及光影投射技術,將虛擬世界重構於真實世界中。可進行3D動畫的畫面拍攝、影像後製、特效處理、影像合成、動作擷取等。
D0633 5G-XR 體感遊戲實驗室
體感遊戲互動體驗與開發環境,讓學生能即時修正、學習體感遊戲製作流程,以及驗證實作的環境,設備包含定點式跑步機、氣壓式水平面模擬、腳踏車、空間定位VIVE環境場域。
產學合作與國際交流
本系每年都會前往韓國進行國際交流, 學校會補助同學部份旅費, 這對台灣電子競技發展的國際化視野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學們用雙眼去看, 用心去感受, 描繪出未來台灣的電子競技產業應該往什麼方向發展. 並且與韓國、英國、西班牙學員交流學習, 共同推動永續電競產業生態圈發展與人才培育.
證照輔導
無人機普通操作證
生成式AI能力認證
中華民國運動賽事分析師(初階)
iPAS 營運智慧分析師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iPAS 物聯網應用工程師
策展專案管理師
策展行銷企劃師
數位策展行銷企劃師
電競裁判證
電競教練證
就業發展
預計培育出賽事規劃、整合行銷、主持、主播、賽評、教練、電競選手、直播人員、導播、音控、影音工程、節目製播、虛擬製播、軟體設計工程師、電玩程式設計師、國內業務以及其他客服(如線上客服、銷售點數等)、電競相關產品研發人員,以及動畫、遊戲、影視、數位學習等設計產業之相關人才。
升學進修
本校應用設計研究所已成立「視覺與媒體設計專業領域」,另外,國內外諸多大學均設有相關研究所,進修機會多元。
學生榮耀事蹟
電競賽事
2021 特戰英豪校際盃第二名
2021 RedBull台灣第一名
2020 CVCI國際大學邀請賽台灣第一名/世界第三名
2020 KOSMOS TRENDS!未來勢電競比賽樹德科大包下前三名
2019 WCG2019《皇室戰爭》李宗翰(KIX戰隊選手)代表台灣奪銅牌
2018 VR閃電對絕電競大賽全國總冠軍
2018 VR閃電對絕電競大賽南區冠軍